首 页 群文快讯 通知通告 文化活动 辅导培训 视觉展览 非遗中心 理论调研 清廉文化 免费预约 招募文化志愿者 数字文化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中心 > 内容页

追忆童年的乐趣,一个别样的端午——记“中国梦·非遗梦·前溪缘”主题开放周(端午)系列活动

时间:2015年07月0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余筱璐点击:次 【字体:

 

正当家家户户过着传统的端午,包粽子,挂菖蒲,吃咸鸭蛋……的时候,2015620日上午,闻讯而来的市民们聚坐在县文化馆一楼,一起听家乡故事,猜外婆家谜语,制作盘扣,孩子们学做风筝,学跳扫蚕花地,玩投香包,看精品根雕,短短两个多小时,六七十位家长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别具风格的传统端午节日。




标题一:三代同声

活动上午九点正式开始,先是“乡音故事会”。依次由钟管审塘村夏火林,三合乡二都中心小学章洁芳老师和三合中学车钺讲述当地的民间故事。

今年77岁高龄的夏火林原为村书记,爱好收集民间谜语和故事。他用方言讲述的《陈阿金》的故事,通俗易懂,教育家长不能过于宠溺孩子。

而现已初三的车钺同学,曾是下渚湖的“小小导游”,她用流利的普通话方式讲述《防风王之死》的故事,声情并茂。作为一位传播乡土文化的小传人,为孩子们竖立了好榜样。

同是来自防风故里,章洁芳老师,她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寻访防风文化》2011年曾获湖州市综合实践活动二等奖,她带来了一则“防风庙神龟”的传说故事。

半个多小时,三代人,讲述不同的家乡故事,是一次地地道道,返璞归真的探索与旅行。孩子们在初次接触中不时地投来好奇的目光,津津有味的品尝。


标题二:拾回童趣

外婆家的独特情怀,造就了一系列的“外婆家”典型口头文学,“外婆家的谜语”则是其中之一。“外婆家谜语的竞猜活动”就是让大家拾回童趣,找回温情。

亲子故事会前,家长们早已纷纷拿到了竞猜的12个谜语。一些家长一见“试卷”欣然,“孩子,这不是妈妈平时经常让你猜的吗!”一些家长则皱起了眉头,拿起手机,赶快拍下来,上传到微信,求助万能的朋友圈。

外婆家的谜语用方言讲述饶有味道,读来朗朗上口,如今已成为稀罕之事。它独一无二,无法“百度”。且对于没有农村劳动体验的年青家长们猜谜着实是个难题,因为一些谜底是日常的农用品,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过功夫不负有心,在场内场外的共同努力下,都获得了佳绩,作为奖励,每个人都获得了经典外婆家谜语的书签作为留念。


标题三:放飞心情

德清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正月踢毽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红花结果子,四月养蚕做茧子,五月端午裹粽子,六月伏天扇扇子……”

在潮热的五月,我们来了一次反季节推广。由浙江省民间工艺大师张志刚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基础的四方风筝。四方风筝由四根篾组成,看似简单却也不易,制作是否精准,对称,决定能否成功放飞的关键。

培训进行到尾声。有家长询问,是否今后还有风筝制作的培训。一位学跳扫蚕花地的女孩跳完了舞蹈依依不舍,撅着小嘴,拉着母亲的衣角走进风筝室。

对于亲手制作的风筝,孩子们迫不及待得要将它放飞,还没来得及上色画上图案,已在路边奔跑。看着迎风招展的小小风筝,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放飞着心情,释放着温情。迟来的家长们也不放过难得的机会,请教后回家继续制作,还在微信上晒起了作品。


标题四:亲心盘扣

而做盘扣,就没那么上手了。亲子故事会后,留下来的大都是心灵手巧的“大孩子”们。盘扣是传统中式服装中的服饰之一,其制作独树一炽,是《德清民间布艺》的内容之一,而作为保护单位开展此类培训更是义不容辞。首次培训,邀请了该项目的湖州市非遗传承人唐小英老师教授。唐老师接到通知,一周前就作了精心准备。首次体验,为了降低难度,选择用各色毛线来代替棉布,以减少裁剪、烫、缝的等步骤。学做最简单的盘扣当属“葡萄结”,先将六股毛线编成一股长绳,然后在手指间穿梭成形,最后用针线固定。一次还不够好,往往要反复操作好几遍才能打成称心漂亮的结。其中一位年青妈妈尽学会了好几种打法。女红作为一种情结,充分展现女性娴静的一面,割不断,舍不弃。盘扣作品虽小,也是亲心所为,值得珍藏。于是晒完作品,大家都纷纷带回了家。

 

本次端午节首日开展的系列活动,作为“中国梦·非遗梦·前溪缘”主题开放周”系列活动之一,重点突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打造了游园的气氛,寓教于乐,加深了孩子们对家乡传统风俗文化的了解,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分享到:
德清县文化馆  地址:武康街道玉屏路333号  浙ICP备13001623号-3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52102000303  投诉信箱:5928973628@qq.com